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校赛决赛于5月20日成功举办,来自智能制造、现代服务、信息技术等领域的25个学生团队以科技硬实力与创意软实力同台竞技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12项、三等奖18项。这场为期数月的赛事不仅展现了职教学子“技能成才、创新报国”的青春风采,更通过产教融合的实战平台,探索出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路径。

校党委书记张林同志在开幕致辞中以“三重论剑”为赛事注入思想引领。他提出,职教学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“以技能深度破局知识广度焦虑”,鼓励学生在实训车间、田间地头寻找创新灵感;倡导以“大国工匠精神深耕细分领域”,并以宝泉景区“涯上民宿与涯下漂流”的差异化设计为例,强调创新需立足实际需求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这一讲话将创新教育与职业价值观塑造深度融合,点燃了学子们“用技术解决真问题”的实践热情。

经过前期选拔,来自智能制造、现代服务、信息技术等领域的25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。参赛团队通过PPT展示、实物演示等形式,系统阐述项目创新性、市场潜力及社会价值。其中,“智“盔”双全——智能应险交通无忧”、“镂刻新生”、“小技术 大工匠”等项目凭借技术突破与创新,赢得评委高度评价。决赛现场气氛热烈,充分展现了职教学子扎根产业、服务社会的创新担当。


由产教融合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成为赛事亮点。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汤震教授,作为连续两年担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网评专家的“双创导师”,以“创新落地性”为点评核心,对《焰警先锋-新能源时代的阻燃利刃》等项目的技术转化路径提出优化建议;江苏中乾讯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金宇,结合自身指导创新大赛国赛金奖项目的经验,强调“市场需求与技术突破的双向奔赴”;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王航总监则从工程实践角度,为《艺童堂》等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规模化应用指明方向。校内专家陈恒涛、布俊峰聚焦职教特色,建议学生强化“工艺改良”与“服务创新”的结合,凸显职业教育“产教融合”的独特优势。

赛后,汤震院长从“项目创新性、团队协作性、落地可行性”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,肯定选手们“将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”的实践思维,同时建议加强商业模式打磨与数据支撑。副校长原淑慧在闭幕致辞中,用“三个超越”总结赛事成果:“超越技术本身,看到职教学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社会价值;超越赛场边界,见证创新思维向创业实践的转化萌芽;超越个体成长,凝聚起校企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。”随着颁奖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,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,这既是对创新成果的认可,更是对职教改革成效的生动注解。

经过激烈比拼,赛事最终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。校领导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。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职教学子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,更探索出一条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”的职教改革新路径。当青春热血遇上创新浪潮,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实干之姿,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创新答卷。